“潮涌东海”唱响海岛宣讲最“潮”音
来源:市委宣传部
为实施理论育民,理论惠民,畅通海岛理论宣讲“最后一海里”,今年以来,普陀区委宣传部充分发挥“潮涌东海”宣教品牌引领作用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把握时代脉搏,唱响海岛宣讲最“潮”音。截至10月底,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1800余场次。
一是锻造“东海名嘴”,铺设海岛宣讲最“密”网。以全省“四力”创新宣讲团队——“潮涌东海”宣讲团为蓝本,衍生“东海渔嫂”“渔港先锋”“青浪之音”等多支“海味”宣讲团队,通过吸收海上网格长、党员船老大、渔二代、热心渔嫂进入宣讲队伍,对海岛受众实行“标签化”分层分类,开展“点穴式”精准宣讲。深挖海岛红色资源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讲、以赛练兵,其中以蚂蚁岛渔嫂自编自导自演的情境式宣讲《“岛”儿为什么这样红》脱颖而出,获全省青年理论宣讲二等奖。
二是依托“云端资源”,发出海岛宣讲最“潮”声。针对渔民党员出海作业实际,今年首次尝试网络短视频的宣讲模式,组织拍摄了10期以普陀党史故事为题材的《“峥嵘百年·潮涌东海”党史微讲堂》,在视频号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“云端”传播,“渔港先锋说”“党旗飘在蓝海”“胶片上的红色理想 云上电影展播”等“伴手礼”相继推出,让渔区党员“离港不离党”,累计点播量达5万人次。抓住伏休关键节点,在码头、船头、村头等人群密集处设立“理论快闪点”,将渔歌号子、诗朗诵、微党课、情境式宣讲等串烧,打造“海上红帆”流动风景线。上线AI人物“普小宣”,用网言网语讲好微言大义,让渔二代、渔三代时时可学、处处可看,听得入脑、学得入心。
三是打造“学习驿站”,传递海岛宣讲最“深”动。今年在深入海岛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渔农村文化礼堂、农家书屋、理孝学堂、民生驿站等传统宣讲阵地的基础上,又创新打造了首批12个“党史学习教育驿站”,全面涵盖人流密集、群众需求大的水产交易中心、海运商会、红色教育基地等,按照有统一标识、有人管理、有常态活动、有固定场所、有学习书架的规范,让海岛群众充分享受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便快捷的学习体验。同时以舟山国际水产城为试点,打造“党史学习有声驿站”,让渔民群众在水产交易间隙,近距离体验集图文、有声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学习模式。(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)